螺釘的分類與用途發(fā)表時間:2025-07-18 11:01 螺釘作為骨科內固定系統(tǒng)的核心組件,其分類與用途緊密圍繞固定機制、解剖適配性及生物力學需求展開,不同類型螺釘通過結構設計、材料特性與植入方式的差異,實現對骨折、脫位或骨缺損的精準治療。以下從功能維度詳細闡述其分類與臨床應用: 
 一、按固定機制分類 普通螺釘(非鎖定螺釘) 設計原理:通過螺紋與骨皮質間的機械咬合實現固定,依賴骨組織對螺紋的摩擦力抵抗位移。 用途: 加壓固定:如皮質骨螺釘,通過偏心鉆孔或滑槽設計,在擰入時對骨折端產生軸向加壓,促進骨接觸面緊密貼合,適用于簡單橫斷骨折(如橈骨遠端骨折)。 拉力固定:用于固定骨塊至主骨(如髕骨骨折中的張力帶固定),通過螺釘將張力轉化為壓應力,增強穩(wěn)定性。 臨時固定:在復雜骨折復位中,先用普通螺釘臨時維持位置,再植入鎖定螺釘或接骨板。 鎖定螺釘 設計原理:螺釘頭部與接骨板或髓內釘的螺紋孔形成角穩(wěn)定性固定,螺釘與內植物成為一體,不依賴骨-螺釘界面的摩擦力。 用途: 骨質疏松骨折:在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中,鎖定螺釘可穿透雙側皮質,通過角穩(wěn)定性抵抗螺釘松動,降低內固定失敗風險。 粉碎性骨折:如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,鎖定螺釘與接骨板形成“框架式”固定,維持骨折塊位置,允許早期功能鍛煉。 關節(jié)周圍骨折:在脛骨平臺骨折中,鎖定螺釘可多角度固定塌陷的關節(jié)面,恢復關節(jié)平整性。 空心螺釘 設計原理:螺釘內部為中空結構,可沿導針植入,實現精準定位與微創(chuàng)操作。 用途: 關節(jié)內骨折:如股骨頸骨折,空心螺釘通過三枚成“倒三角形”排列,提供抗旋轉與抗剪切力,同時減少手術創(chuàng)傷。 骨骺固定:在兒童骨折中,空心螺釘可避免損傷骨骺板,適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或橈骨頸骨折。 骨缺損固定:結合骨水泥或植骨材料,空心螺釘可用于填充骨缺損并維持穩(wěn)定性。 二、按解剖適配性分類 皮質骨螺釘 設計特征:螺紋較深、螺距較小,適用于致密骨(如股骨干、脛骨干)。 用途: 長骨干骨折:如脛骨中段骨折,皮質骨螺釘與接骨板配合,提供抗彎曲與抗旋轉穩(wěn)定性。 骨不連治療:通過加壓螺釘固定骨不連端,促進骨愈合。 松質骨螺釘 設計特征:螺紋較淺、螺距較大,適用于松質骨(如股骨頸、椎體)。 用途: 髖部骨折:在股骨轉子間骨折中,松質骨螺釘可有效固定大粗隆骨折塊,減少內固定切割風險。 脊柱融合:椎弓根螺釘(屬松質骨螺釘)通過穿透椎弓根固定至椎體,維持脊柱穩(wěn)定性。 可吸收螺釘 設計特征:由聚乳酸(PLA)或聚羥基乙酸(PGA)等材料制成,可在體內逐漸降解。 用途: 非承重部位骨折:如踝關節(jié)三角韌帶損傷,可吸收螺釘可避免二次取出手術。 兒童骨折:減少金屬內植物對骨骼生長的干擾,適用于橈骨頸骨折或脛骨髁間棘骨折。 三、按功能擴展分類 萬向螺釘 設計原理:螺釘頭部可多角度旋轉,適應復雜骨折塊的固定需求。 用途: 關節(jié)周圍復雜骨折:如肱骨遠端C型骨折,萬向螺釘可調整角度固定內外髁骨折塊,提高固定靈活性。 骨盆骨折:在骶髂關節(jié)脫位中,萬向螺釘可沿骶骨翼斜行植入,增強固定強度。 阻釘(Blocking Screw) 設計原理:短螺釘垂直于主螺釘植入,限制主螺釘的移動方向。 用途: 髓內釘固定輔助:在股骨近端髓內釘固定中,阻釘可防止髓內釘遠端“Z字效應”(旋轉與短縮),降低內固定失敗率。 接骨板固定優(yōu)化:在脛骨平臺骨折中,阻釘可限制接骨板移位,增強固定穩(wěn)定性。 拉力螺釘 設計原理:通過滑槽或墊圈設計,在擰入時對骨折端產生持續(xù)拉力。 用途: 髕骨骨折:拉力螺釘結合鋼絲張力帶,將髕骨張力轉化為壓應力,促進愈合。 跟骨骨折:拉力螺釘可固定跟骨關節(jié)面骨折塊,恢復足弓高度。 四、特殊場景應用 微創(chuàng)螺釘(如Percutaneous Screw) 設計特征:細直徑(通常<3.5mm)、自攻型螺紋,可通過小切口或經皮植入。 用途: 骨盆骨折:經皮螺釘固定骶髂關節(jié)或恥骨支,減少手術創(chuàng)傷與出血。 足踝骨折:如Lisfranc損傷,經皮螺釘可維持跖跗關節(jié)穩(wěn)定性。 抗生素緩釋螺釘 設計原理:螺釘內部或表面負載抗生素(如萬古霉素),局部釋放以預防感染。 用途: 開放性骨折:在Gustilo III型骨折中,抗生素螺釘可降低深部感染風險。 關節(jié)置換術后感染:用于固定感染性骨缺損,同時實現局部抗菌治療。 五、生物力學與臨床決策 螺釘的選擇需綜合考慮骨折類型、骨質量、解剖部位及生物力學需求。例如: 骨質疏松骨:優(yōu)先選擇鎖定螺釘或松質骨螺釘,避免普通螺釘因握持力不足導致松動; 關節(jié)內骨折:空心螺釘可實現精準固定,減少關節(jié)面移位; 長骨干骨折:皮質骨螺釘與接骨板或髓內釘配合,提供抗彎曲與抗旋轉穩(wěn)定性。 此外,螺釘的直徑、長度與植入角度需通過術前規(guī)劃(如CT三維重建)確定,以確保固定強度與生物相容性。例如,股骨頸骨折中,三枚空心螺釘的“倒三角形”排列可最大化抗旋轉效果,而螺釘長度需覆蓋股骨頸全長的80%以上以降低切割風險。 下一篇髓內釘的工作機制 
 |